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已于2018年11月10日在上海成功闭幕。此次进博会交易采购成果丰硕,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额为578.3亿美元。在整个博览会期间所达成的意向成交额中,食品及农产品展区的成交额为126.8亿美元,仅次于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排名第二。这一成果的达成,得益于当前中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能力逐渐增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食品生产商陆续进入中国市场。
随后在2018年11月13-15日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食品饮料及餐饮设备展览会(以下简称FHC)则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
FHC展览会官网的数据显示,作为全球食品制造商、进口商以及经销商的交流平台,约有3000多家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品及饮料生产商再次聚首上海参加本届展会。为满足中国和亚洲市场对高品质食品、饮料、酒店餐饮等需求的增长,今年展会的展馆面积从85,000扩张至120,000平方米,专业买家预计超过91,000位。
在消费转型升级的当下,不只时装、家电、服务业等行业开始发现新的市场蓝海,大家日常餐桌上的主食也开始有新鲜面孔出现。
在国内消费市场上,目前已经有包含马铃薯饼干、马铃薯面条等在内的300多个马铃薯主食产品研发成功。遍布大街小巷的各式西餐厅中也出现了多种结合中国消费者的饮食营养习惯,并参考国际化食物制作方式研发出马铃薯主食和轻食品,颇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而作为荷兰皇家Cosun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之一的Aviko,自1962年创立至今,已逐步壮大为国际市场上新鲜、冷冻和干燥马铃薯产品的先锋者,为全球110多个国家的消费者提供适合各个市场的马铃薯产品(餐饮、零售或加工业)的解决方案。
Aviko集团全球商务总裁Peter Dekker先生表示,"中国是一个具有丰富饮食文化的国家,有着高品质的马铃薯和成熟的市场。Aviko从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时起,近几年来一直通过参加FHC展览会不断提升企业知名度,逐步扩大企业规模,并逐渐适应中国市场,这对我们在亚洲地区的成长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在华塑造更高的产品附加值
荷兰驻华大使馆官网发布的2017年相关资料显示,荷兰农产品年出口量逾800亿欧元,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正如荷兰首相吕特于2018年4月8日至13日访问中国时曾表示的那样,"如今,中国正在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开展贸易和投资关系,这也为荷兰企业提供了机会。"
在国际市场上,荷兰在花卉、马铃薯等领域拥有许多极具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和农业公司,其旗下的优势农产品因产生了较高的产品附加值,从而一直占据着国际高端消费市场,这其中就包括有Aviko。
马铃薯的生产链非常长,涉及种植户和消费者之间的多个环节。而以Aviko为代表的荷兰农业与食品行业拥有一套国际先进的知识基础设施,这对于开展国际化运作的企业来说极具吸引力。
当被问到是如何规划Aviko在中国的发展时,Peter Dekker先生表示,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城市每个地方的饮食文化差异较大。因此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城市、不同食品行业提供不一样的产品,这是非常重要的。
已经在Aviko工作了30多年的市场总监,Dick van der Aart先生介绍到,"Aviko非常注重公司产品的品质,并一直在不断更新技术及竭力维持公司系列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公司长期关注并只专注于马铃薯产品的原因是,Aviko非常了解马铃薯的生长状况,熟悉马铃薯的优势,并具有专业的技术来进行马铃薯相关产品的品质控制。专注于一种产品虽然会使得公司失去在其它领域拓展市场的机会,但对于Aviko来说这也是一种挑战,唯有专注才能获得成功。"
当谈到公司对中国市场的看法时,Dick van der Aart先生表示,中国与很多国家保持着友好的贸易往来关系,对世界来说中国市场是一个开放包容的贸易平台。他每一次来中国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每一次来都有新的商机。中国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发展速度很快,中国人民都非常友好。他指出,"Aviko作为一个集包容性、开放性和多样性为一体的企业,尽管中国文化与欧洲文化大不相同,但我们非常尊重中国文化。我们非常乐意和中国人打交道,非常愿意和中国人做生意。欧洲市场和中国市场没有很大的不同,无论面对欧洲市场还是中国市场,我们的工作都是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菜单选择。"
创新势在必行
根据经济学人智库(EIU)近期公布的"修复亚洲食品体系"系列调研报告中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总人口将达到14.5亿的峰值,届时城市化水平将接近70%。人口在增加,资源在减少,因此高效的食品体系对于中国来说至关重要。
挑战给食品供应链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机会,对于食品问题的解决,Aviko认为创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企业取胜的关键因素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创新优势,资金、资源、规模已不是第一要务,核心竞争优势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的认知度和占领市场的广度与深度。主动迎合满足人们求新求变求好的需求,持续创新才是企业赢得市场的根本途径和有力锐器。
食品行业产品创新则主要是以新口味吸引消费。色香味仍然是消费者的首要需求,口味创新更是日益趋向口味多样化、健康化、时尚化、个性化、特色化、功能化、智能化、系列化和复合化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荷兰从来都不是一个缺乏创新的国家,即便在食品上也是如此。荷兰的农业与食品产业的丰富创意涵盖从"农场到餐桌"的整个生产系统的多个环节。
而如何重新设计餐桌上的日常食物同样也是Aviko一直关注的领域。
Peter Dekker先生谈到,自己去过很多不同的国家,每到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他都会去深入发掘当地的饮食和文化,这能让他更好的了解当地最有潜力的市场是什么,以及有什么好的发展机会等。自己很喜欢中国,因为在这里,人们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也有很多不同的企业可供Aviko参考学习,能让其了解如何在大城市中发展食品行业。
Peter Dekker和Dick van der Aart都表示,如今与世界沟通的方式正在不断变化,已经从纸质媒介转变为互联网上的交流沟通,而年轻人更懂得如何在网上进行交流。此外,现在年轻人会去不同的国家旅行,旅行的同时,他们也想要去发现不一样的美食。而Aviko每年都会有年轻人加入这个"大家庭"。
而对马铃薯产品的创新始于正是依靠这群年轻的渠道市场人员和产品经理,依靠他们来探知市场需求。与他们密切合作的是创新与产品开发部门的专业人员。大家一同致力于从马铃薯中提取"所有的一切",比如高品质的副产品。除了产品创新之外,工艺创新也在 Aviko 公司内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从2018年起,Aviko旗下的高端薯条系列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已经逐步使用葵花籽油来代替棕榈油。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数据,葵花籽油中亚油酸的含量为63.2%,而花生油的含量为37.9%。从亚油酸的含量来看,葵花籽油优于花生油,用这种油预炸的薯条口感更好更健康,更符合消费者日益追求健康生活的理念。
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收入持续提高、消费升级、电商的推动等因素迭加,更是有力地推动马铃薯休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如何改进自身的技术,以便让人们在各种不同的就餐环境下吃到更好吃的马铃薯产品则是Aviko方面所面对的创新课题之一。
Dick van der Aart先生向记者介绍,为了应对外卖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市场,Aviko方面已经研发出超脆系列薯条,能够做到"让顾客在家中收到的每一份外卖在口感、温度、品质等方面都和在店堂里吃到的一样棒。"相信在未来,Akivo也能够以一以贯之的创新精神在中国市场走得更远。